安全常识厨房的7个危险操作,你中招了吗
一座城市的烟火气来自千家万户的厨房,来自各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厨房作为用火用气的安全重地,往往容易发生事故,破坏一个甚至多个家庭的幸福日常。今天我们整理了7个厨房中的危险操作,看看你中招了吗?
危险一:在燃气灶旁倒面粉
案例
年9月,厦门一居民家中发生爆炸,屋内一对夫妻重度烧伤。据了解,这家住户经常会搬很多袋面粉回家制作面食甜点,有专业人士就认为,引起这次事故的罪魁祸首很可能是面粉。
原理
家中常用面粉、小麦粉的要注意啦。面粉等属于可燃物,当倒出面粉的时候,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粉尘云,在密闭空间达到一定浓度,遇到点火源之后,就会发生粉尘爆炸。
正确做法
在使用面粉时要远离燃气灶或其他火源,最好在使用完面粉后稍等一段时间再使用火源。其他的奶粉、淀粉、咖啡粉等同理。
危险二:冷冻食品直接放油锅
案例
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冷冻的火鸡放进油锅当中,油锅当下就被点燃了,大火牵涉的范围很广,受创面积严重。
原理
没解冻的冷冻食品直接放进热油锅里,食物外层的冰迅速变成水蒸气,让油锅立即沸腾起来。不仅锅里的食物会炸飞伤人,沸腾的油溢出来,落到燃气灶的火苗上还会起火!
正确做法
经过冷冻的食物一定要解冻后再放入锅中油炸,否则十分危险!
危险三:油锅起火后倒水
案例
当油锅持续加温时就会起火燃烧,许多人看到火就开始慌张,直觉反应就是拿水灭火,却忘了油碰到水反而会更危险!
原理
水的沸点在℃,而油的沸点则在℃左右。当你往油锅里加水时,水比油重下沉到锅底,接着迅速沸腾蒸发,这时油会变成微小的油滴飘在空中与空气混合成易燃气体,导致造成火焰暴冲,让整个厨房着火。
正确做法
油锅起火后,应先关火,避免因持续加温致火势加大;再从侧面慢慢盖上锅盖,灭掉火焰。整个过程中,不要移动起火的锅子,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危险四:厨房煲汤无人管
案例
煲汤讲究“文火慢炖”,身为宝妈的主妇分身乏术,有时会一边忙着煲汤,一边要应付孩子,忙着忙着可能就把煲汤的事给忘了。
原理
煲汤用气用火时千万别离开厨房!沸腾的汤水很容易扑出浇灭了火,假如自动熄火保护装置失灵时就会导致燃气泄漏。在燃气已经泄漏的情况下,再次开火很容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正确做法
用火用气时人不要离开。人离开厨房时,一定确保火熄灭,千万不要在家中无人时还开着燃气灶。使用有自动熄火保护装置的燃气灶能为安全加多一道保障。
危险五:油烟机长期不清理
案例
11月30日中午,十堰经济开发区某自建房小区,一大姐在家油炸豆腐,发生油锅起火。由于家中油烟机常年不清洗,布满了油垢,导致火势蔓延。消防员赶到后及时翻墙扑救,才避免了一场大事故的发生!
原理
抽油烟机里的油垢看似不起眼,其实是个定时炸弹。长期不清洗,如果油锅里的火窜到抽油烟机里,后果不堪设想。除此之外,在机器运转的过程中,转轴里残留的油污频繁摩擦也容易起火,危及人身安全。
正确做法
定期清洗抽油烟机,最好满3个月就清理一次,油杯6分满就应该倒掉。
危险六:燃气具超龄服役
案例
年初,夏女士正在厨房晚餐,煲汤时回到客厅看电视,突然听到厨房传来巨响,走到厨房一看家里的燃气灶爆炸了。经过了解,张女士家中燃气灶具已在超龄使用,存在安全风险。
原理
“高龄”燃气灶由于零部件磨损、老化等因素,不仅影响正常运行,还会导致漏气、燃烧不全、废气中一氧化碳超标等问题。
正确做法
家用燃气灶正常使用寿命一般为8年,到期后应及时更换,不要超期使用留下隐患。
危险七:燃气泄漏不知情
案例
浙江丽水一位老人正在厨房里收拾东西,也没有点火,突然嘭的一声,身上的羽绒衣爆炸了,衣服背面被炸出好几个“大窟窿”!
原理
当室内的燃气泄漏达到一定浓度,羽绒服产生的静电导致了爆炸。冬天天气比较干燥,很多衣物会产生静电,如果有燃气泄漏,很容易发生爆炸。
正确做法
使用完燃气后一定及时关上阀门,连接灶具的燃气专用软管也要定期检漏更换。此外,建议联系燃气公司安装燃气报警器,燃气泄漏早知道,防患于未燃。
守护家庭烟火气,厨房安全要牢记。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