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深的吃货,可别连吃的文化都不知
马洛斯将人的生存划分为五个需要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自尊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生理需求,如若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满足不了,那就存在着生存危机。而在生理需求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吃。
吃是人类最基础的本能,同样也是人类最悠久的文化。
“吃”的文化也就是饮食文化。
可以这么说,人类的文化历史有多久,那么饮食文化就有多久。尤其是我国作为世界最出名的饮食文化国家,在饮食文化上面的历史渊源和饮食种类上面是任何国家都媲美不了的。
因为饮食文化是一门非常宏大且精深的文化,笔者才疏学浅无法用几千字直达精髓,只能先将一些历史发展呈献给诸位读者。
饮食文化的历史来源
中华历史公认的非神话文化开端是在上古炎 时期。该时期也是饮食文化的发源时期。在炎 之前的先民只懂得简单的用火将食物烤熟,谈不上文化。到了炎 时期,炎帝神农氏发明了炊具和容器,将食物放在炊具里面进行烘烤或烹煮,饮食文化开始形成,后世的所有食材炊具都摆脱不了这种设计。而同时期的先祖 帝则发明了灶具,灶具和炊具的结合造就了饮食文化最为精髓的部分,而后, 帝部落的先民又发现了盐,这种最基础的调味品将食材彻底带向另外一个世界,从此饮食文化逐渐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了。
灶具在 帝到周朝以前这段时期,饮食文化还是摆脱不了炎 时期的桎梏,先民们只是将炊具和灶具改良再改良,将调味料也变得多样化,这时候的的调味品主力 ——酱,开始发挥它的价值了。这个时期的饮食文化在“吃”的方面虽然没有什么进展,但是在“喝”的层次上完全达到 ,因为这时候“酒”被发明出来了,并逐渐成为饮食文化中“喝”的扛旗者。
现代昂贵的菰米在古代也不便宜而到了周朝开始,饮食文化再次得到巨大发展,这时候是在食材方面进行突破。那就是主食和蔬菜。主食跟现代有较大的出入,那时候的主食还是老五谷,比较常见的有小米、粱和大麦,贵族的主食主要是菰米,而贫苦人家的就是粗粮居多,例如菽,即豆类。像 豆黑豆等。在蔬菜的方面周朝和现代的出入则更大了。周朝的蔬菜比较像在吃野菜一般,因为当时的部分蔬菜,今天基本已经无人食用,只有部分人图个新鲜去找荠菜、蒲菜和榆钱等野菜,没错,这些野菜曾经就是周朝的主流蔬菜,当然,野菜都上餐桌了,白菜怎么待得住?据历史考究,周朝以前白菜就已经出现,但是当时实在是太小众,直到周朝才大范围出现并被端上贵族和平民的饭桌。
小米种植那么我们现代所常见的食材在古代什么时候才被引上餐桌呢?答案就是汉朝。
多亏了丝绸之路,让中西开始有了文明的交流碰撞,而碰撞的火花就是石榴、芝麻、葡萄、核桃、西瓜、甜瓜、 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莴笋、大葱和大蒜等。喜欢吃回锅肉的同学,穿越回到过去记得一定要选择降落在汉朝之后,否则你是注定吃不上回锅肉了。汉朝其实不仅在蔬菜方面发扬了饮食文化,这个时期对饮食文化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两个东西:豆腐和植物油。不务正业的淮安王刘安做梦也想不到他能流传百世的原因就在于发明了神奇的豆腐。爱吃臭豆腐的同学一定要记住这位“英雄”。
如果说在明朝时期的历史文化是各种颜色平均分布的话,那么明朝以后的饮食文化颜色就要被红色占据半壁江山。因为在这个时期,饮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蔬菜——辣椒,开始风靡全国。比较具有黑色幽默的是,现今中国爱吃辣的江西、四川、湖南以及贵州等地区,接触到辣椒的历史反而要晚于其他省。在辣椒传入中国的那一刻起,现代的饮食文化基本上已经被定型了,至于清以后的时期,无疑就是在菜肴味道以及食材精细的程度等旁枝末节上下功夫。
将饮食文化我是拾荒杂谈,一个专注于中国文化趣闻的创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