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太太太太太爷爷是这样养猫的
吸猫一直爽,一直吸猫一直爽,当你沉迷于吸猫,任劳任怨当铲屎官时,殊不知,你太太太太太爷爷早就是资深铲屎官了。
从先秦开始,我国就有非常明确的关于猫的记载。从达官贵人到文人墨客,都沉迷于吸猫无法自拔。
古人眼中的胖橘是猫上猫,纯色的猫在古代特别受欢迎。猫猫千万种,唯有橘猫最入古人心。
古人的吸猫疯狂不亚于现代人!你知道古人吸猫有多讲究吗?
想要拥有一只猫就要有纳猫契
何为纳猫契,通俗解释就是婚书。
首先,古人领养猫要翻一翻《象吉备要通书》《居家必备》等书,也就是养猫专用的老黄历,选择一个良辰吉日。还要画一个纳猫契。
目的是缔结契约,上面的内容记录的比较详尽:例如纳猫的时间、猫的外貌、纳猫人的要求,要好好抓老鼠,不能乱跑等等,就像是男女双方娶妻一样,严谨有章程。
纳猫契▼
需要提前下聘礼,聘礼很讲究
有了纳猫契就能直接去拿猫吗?并不是聘礼也是十分讲究的,聘礼分为两种。如果聘来的猫是家猫生的小猫,就要给主人家送盐,有的地方也会送糖和茶叶等;如果聘来的猫是野猫,则要给猫妈妈送一串小鱼。爱国诗人陆游也曾写到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他用盐做聘礼,聘猫捉鼠护书
黄庭坚《乞猫》:“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他行“买鱼穿柳”之礼聘猫上门。宋·靳青《双猫图》就如同娶媳妇一样,有了聘礼,媳妇才愿意跟你回家。回家路上有讲究,还要教猫用猫砂
前期准备好聘礼,方可上门接猫,但别着急,接猫回家的路上也很有讲究:猫带回家时,要把它装在斗或桶里,外面再套上布袋,再找主人家讨要一双筷子也放在装猫的容器里。假使路上遇到坑洼,一定要用石头填平。纳猫法,用斗或桶,盛以布袋,至家讨著一棍,和猫盛桶中携回。路遇沟缺,须填石以过,使不过家,从吉方归。取猫拜堂灶及犬毕,将箸横插于土堆上,令不在家撒屎,仍使上床睡,便不走徃。——《崇正辟谬通书》到家以后,先带着猫咪去拜家里的灶神和狗子,打个照顾,然后把讨要的筷子插在家中的土堆里,之后猫咪就会把这个土堆当成自己上厕所的地方。
这也许就是最早的猫砂了!哈哈哈哈,有点意思!
判断猫咪身上有没有虱子现代人有驱虫药,在古代有人发明的驱虫的中药,防止猫咪身上长虱子。而且还找到了能够发现猫咪身上有没有虱子的方法。
猫于黑暗中,逆循其毛,能出火星者为异,并不生蚤虱。——《酉阳杂俎》在黑暗的环境中,逆着毛撸猫,能撸出火星的话,就说明没有长跳蚤。古人的独特找猫的方法
现在有“剪刀大法的玄学”,古代也有自己的找猫方法。
如果古人的猫走丢了,要祭祀灶神,用绳子绑在灶台周围,请灶神大显神威把猫给吸引回来。这样做的原因是猫咪怕冷所以总喜欢卧于灶台边,数日猫咪便会回家。《江淮记》记载“失猫者禳灶神,乃以绳绠围捆于灶囱,数日猫反。”
古人早就发现了猫对猫薄荷的爱
古人很早就知道猫薄荷会让喵星人产生幻觉,醉态百出。
薄荷,猫食之醉。陆农师曰:薄荷,猫之酒也。《本草纲目》
古人还会给猫做绝育
古人甚至还会给猫猫做绝育手术!给猫做绝育手术后,它会性情温顺,日益圆润。
公猫必阉杀其雄气,化刚为柔,日见肥善。
——《猫苑》如此看来,古人对猫咪的了解真不亚于现代人!果然从古至今,这个世界多的是猫奴,早晚就会被猫给占领了。没想到铲屎官的技术,在古代就如此成熟!这古人养猫的骚操作,着实令人佩服!你家猫是怎么领养的?有没有给下聘礼?留言来分享由于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