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的人们竟造出了这么多炊具,可见民以

白癜风治疗白癜风怎么样 http://m.39.net/news/a_9560664.html

请问您在家里做饭吗?您家里有多少种炊具?您都用过哪些炊具?您没用过但听说过哪些炊具?

我为什么会在一开篇就有如此多的问题,是因为我在国家博物馆被周以前我们先人的炊具震憾了。

在那个没有外卖,也没有饭店,甚至没有多少食物的时代,人们吃饭只能靠自己。毕竟“民以食为天”,一旦有点条件,就要想办法把饭做好,于是人们开动脑筋发明灶具。

在国博的这张图片上就列出了鼎、釜、灶、斝、甑、盂、、甗、鬶等9种炊具31种样式。这些炊具来自北辛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多个时期和地域。它们只是考古专家发掘出来的部分,充其量只是冰山一角,古人究竟发明创造了多少灶具,我们无从知道了。但通过这些有限的资料,我们可以推测出古人对美食的不懈追求。

展出的实物有6组,分别是陶釜和陶灶、陶釜和陶支架、网纹陶釜、陶甑、黑陶鼎以及陶鬲。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每到秋收的季节,总会和小伙伴们到地里去,偷偷挖一些红薯,然后找来一些干树枝,用草叶引燃烤红薯。这可能和古代人最初用火的习惯一样。等有了器皿,才逐渐有了灶,最原始的灶是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直接在土坑内放炊具,或在土坑上悬挂其他器具进行烹饪。 组陶釜和陶灶对我一点都不陌生。小时候家里做饭的装备和它们很相似,只是灶是砖垒成的,陶釜变成了铁锅而已。还在地里挖过

第二组更引起了我当兵的回忆。野战生存时,我们曾经用三块砖头支起万能的 用牙缸煮过方便面,那情景就和这个陶釜和陶支架一样,只是没有它们这么配套罢了。

其实几件我见得少,但成语“釜底抽薪”告诉我,第三件网纹陶釜也和 组和第二组的釜一样,是可以直接架在火上烧饭的。从形状来看和釜差不多,只是更深一点。查资料显示,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因为底面有孔,必须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蒸锅。这一点我还真没看出来,不过古人的智慧倒是可见一斑。

提到鼎,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司母戊鼎、子龙鼎、毛公鼎等青铜器,有三条腿的,也有四条腿的。我想最多的应该是三足的,因为有一个成语就是“三足鼎立”。陶鼎是烹煮用的器具,它的典型特征就是三足两耳。青铜鼎出现后,主要是在礼仪场合使用,进而成为国家 权的象征。传说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楚庄王曾兵临成周,问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他“在德不在鼎”。这就是“问鼎中原”的由来。

鬲也有三足,而且是空心的袋状足,这种独特的结构扩大了受火面积,能较快地煮熟食物,反映了先民的睿智和创造意识。

看了这些灶具,不知您有什么感想,我对古人充满了敬意。古人没受过多少教育,在无任何参考,缺少工具的情况下,全靠观察生活,就用智慧的双手创造出了如此精美又实用的器具,比现在很多机构费尽心机推出的文创产品不知要精美多少倍。

本文由听书读书共分享原创,转载请注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7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