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橱柜刚一个月,门掉了商家称小孩开门
家居行业中,定制家居投诉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说明了定制家居在装修中的比重很大,也说明了市场需求正在逐渐扩大。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定制家居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事件回顾:定制的橱柜安装一个月柜门就掉了 家住西安康乐园附近的袁女士去年通过亲戚介绍,跟同泰灯具城的“远景照明全屋定制”品牌签订了全屋家具定制合同。定做橱柜、书柜、餐边柜等家具,顺便还换了家里的开关面板,花费7万元。 去年8月份家具定做好安装完毕,袁女士入住后发现定制的家具很多细节处理不到位。柜子的五金件毛刺多;厨房插座太低,三孔插座用不了;柜板破损,颗粒板有露出;门板之间相互“打架”摩擦;柜子缝隙大小不均匀……最主要的是刚安装一个月的两扇橱柜门突然掉了。袁女士非常气愤,联系商家维修,从去年9月至今,商家多次以各种理由拖延没有维修。“后面在我强烈要求下,他派工人来看过,工人只回复了一句‘修不了’就走人了。现在家里的柜门还掉着没人管。” 商家回应:从未遇到柜板掉落现象或是外力所致 根据袁女士的描述,华商报记者联系了“远景照明全屋定制”品牌负责人石先生。他首先表示,袁女士还欠自己元尾款没有结,她家定制的家具的确有些细节没有处理好,会安排人该修的修,该换的换。对于袁女士质疑柜子质量问题,使用一个月柜板就掉落了,他解释做了这么多定制,从未遇到柜板掉落的现象。袁女士家有孩子,可能是孩子开柜门太用力,不排除外力所致。柜子缝隙大也是因为木材“热胀冷缩”的自然性质。至于质量问题,可以拿着板材去检测,若存在问题自己愿意承担责任。 定制乱象:定制行业五大问题屡被消费者诟病 近几年随着定制品牌越来越多,这个行业的问题也是日渐尖锐。其中最为消费者诟病的有以下几点; 1.计价方式混乱算不清。目前定制家具普遍实行的是按照面积计价,每平方米从百元到千元不等。先是由设计师出具设计图,然后根据图纸标示的面积计算价格。对于商家出具的设计图纸和最终面积,大多数消费者都只能看看尺寸,装完了也不知道这些钱是怎么算出来的。另外还有五金、轨道、拉篮、合页等都要收费。 2.材料分不清常常“短斤少两”。定制家具材料类投诉占比非常大,目前市场上的定制家具用材主要分人造板材和实木板。板材还分国产和进口板材,不同板材之家价格差异很大,非专业人士几乎分辨不出。因此会有商家在板材厚度及背板、侧板、底板等地方更换材料。 3.非标产品只修不退不换。定制家具在安装完成后,因为其产品“定制”的特殊性,在出现产品问题时,商家往往只修不退不换。因此不少消费者有过新定的家具被多次维修的“尴尬”经历,甚至有商家称“可以一直维修,但不能退换货。” 4.全行业做定制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定制家居越来越受欢迎,这两年只要是家居品牌都有定制服务,原成品家具、门窗、卫浴、瓷砖、木地板甚至是灯具品牌都开始做定制。定制牵扯异形结构,还要考虑装修各个环节衔接,整个风格搭配,布局的合理等要素。不少品牌承接定制后,制作的家具尺寸不合适,衣柜装不进去,或者是挡住了踢脚线、石膏板、开关面板等。从设计师到安装水平良莠不齐,有的完全是拿消费者“练手”,最后买单的只能是消费者。 5.重营销轻产品同质化严重。如今定制行业“套餐、套餐”等越来越多,一些知名品牌甚至搭配沙发、烟机灶具、电视墙等打造整家定制的概念,在营销上下足了功夫。但这些产品却被消费者吐槽,将原本非标的定制产品标准化生产,固定套餐让消费者可选范围小,流水套餐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不能突出定制优势。 消费维权:遇到家居消费纠纷参考以下方式维权 1.多看多听多了解。定制家具前,应多做功课,多听、多看、多了解、多对比,尽量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商家。另外,切勿私下与商家交易,签订完善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产品材质、尺寸、颜色等信息。若在商场购买应在商场处交钱合同盖商场公章。 2.先协商解决。如遇到问题,先跟商家以及所在商场协商解决,协商时注意方式方法,还可以寻求商场帮助。 3.向消协有关部门投诉。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4.法院起诉。若遇产品质量问题或商家收款后迟迟不发货等,经协商无效,应及时搜集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款并承担相应损失赔偿。
华商报记者千朋茹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007.html